祇園祭的活動緣起
平安時代(西元869年)傳說京都城內流行瘟疫等疾病,
為了平息瘟疫而請來了牛頭天王祭祀祈福
室町時代過後,祇園周邊的商家開始建起山鉾,漸漸的形成了現在的祇園祭
第二次世界大戰等戰亂時曾經中止過,到現在已經有千年以上的歷史
上圖)
七月開始 以八坂神社為中心 周邊的地區會開始掛上燈籠
七月十日到十三日之間 山鉾會一個個的搭好七月十日開始以長刀鉾第一,開始建起祇園祭重要角色的山鉾
類似的山鉾總共有32座.大小不等 花色 裝飾也完全不同
長刀鉾是所有山鉾裡面最有名的,高達五六層樓高的山鉾
下面的基座卻不用任何一根釘子
遵循古法用繩子來固定住山鉾
長刀鉾上面是真正的樹木綁上大長刀
這麼高的東西怎麼綁上去的呢? 先將建好的基座放倒
固定好上面的樹和大刀之後 再由人力拉起直立
山鉾搭好之後,祇園祭的高潮就要來囉!!!
白天的山鉾,可能帶給大家不舒服的感覺
白色的燈籠掛滿整個街上
對我們台灣人來說是很奇怪的風景
但是到了晚上
整座城市像是回到了五十年前
燈籠 浴衣 木屐
耳邊不再是流行音樂
連進到百貨公司內 都播放著祇園的傳統音樂
每個山鉾都有展出讓人觀賞
尤其是到了14~16日之間的
宵宵宵山(14日) 宵宵山(15日) 宵山(16日)
這幾天四條地區晚上會進行封街
兩側林列著各式者樣的攤販
炸雞塊 烤花枝 章魚燒 剉冰 釣金魚 空氣槍
吃喝玩樂樣樣都有
大家可以想像台北的忠孝復興到忠孝敦化全部封街變成攤販的樣子嗎?
要不要來體會看看呢 ~
據說
在祇園祭期間 祇園祭相關人員 或 京都人都不吃きゅうり(小黃瓜)
因為小黃瓜的切面和八坂神社的神紋類似 (下圖)
為了不觸犯神明 所以有不吃小黃瓜的不成文規定
下圖是祇園祭祭典的花紋
小提醒:
參加宵山活動的人非常的多
若乘坐輪椅參加.請盡量走大路(四條通,烏丸通)
最有名的幾個山鉾也都是設在上面兩條路上
攤販更是一攤接著一攤 絶無冷場
寬度達六個車道 相較於小巷子好走 馬路平坦無障礙
路面上設有流動式無障礙廁所
百貨公司林立 晚上八點之前可使用百貨公司內部設施
不需特別準備什麼東西
就像逛夜市一樣 輕鬆的就可以去參加囉!
惟獨要注意的是 此時正逢梅雨季節
帶著摺疊傘或雨衣出門讓人玩的更安心